東師理想成立于2001年,與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、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、吉林省教育軟件重點實驗室等聯合建立了研、產、培、用一體化的智慧教育研究與服務平臺?,F有專職人員610余人,兼職學科專家790余人,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7人,碩士學位的347人,具有教授職稱的36人(博士生導師15人),從英國、加拿大、美國聘請專家30余人。有1人是國家“互聯網+”行動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,有2人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成員,有9人是國家課程標準專家組成員。
東師理想一直致力于通過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研究、開發與應用推動工作。聚焦學習動因和持續力、個性化學習、系統思維能力培養、優質師資供給、精準管理等教育瓶頸問題,探索信息時代解決教育瓶頸問題的新教育體系,通過大數據、“互聯網+”、虛擬仿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,構建立德樹人,讓學生主動、個性化、輕松愉快學習,提升智慧水平,更有尊嚴活著的學習路網,實現教育革命性變化的智慧教育。
東師理想面向全國各地,系統開展了融合創新應用方向、路徑和方法引領,教育信息化統籌規劃與頂層設計咨詢,智慧教育云平臺、智慧校園、智慧教室、智慧實驗室等系統的設計、集成與建設,教育軟件產品研發與推廣,教學資源與備課、網絡研修與培訓、名師云課堂、作業與指導、考試與成績分析等云服務提供,以及教師融合創新應用能力培訓、教育信息化交流平臺搭建、教育信息化試點與應用指導等工作。覆蓋基礎教育、職業教育、高等師范教育和學前教育等。
多年來,東師理想在融合創新應用方面,形成了系列有效的理論與方法。提出了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“整合點”理論,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構建的理論與方法,基于大數據、虛擬仿真、人工智能和“互聯網+”的智慧教育新模型及有效學習路網構建方法等。研發出了智慧教育云平臺、中小學智慧校園、職業院校智慧校園、幼兒園智慧平臺、新高考一體化支撐系統、高師綜合實訓系統、中小學教師網絡研培網、智慧教室、學科教室、名師云課、理想學堂、理想課堂、職業虛擬仿真實訓系統、職業立體化教材、中小學學科教學工具及仿真實驗室,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測系統等系列產品和運營業務。形成了系列的教育信息化系統集成創新方案。
近年來,東師理想承擔了6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,所研發的軟件獲得200多項著作權證書,4項軟件獲得“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”?!缎畔⒒逃脚_》軟件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、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、吉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。被國家工信部評為“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”,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的“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”證書,獲得3項重點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證書。
東師理想與四川、遼寧、山東、河北等9個省級教育管理部門,長春、濟南、唐山、西寧、遵義、晉中等30多個地市教育管理部門簽訂教育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,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。東師理想還與全國27個省、市、自治區的300多個地市州、縣市區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實驗區合作關系,參加實驗的學校4200多所,其中700多所為研究與應用示范基地校。匯聚了一大批教研員、名師和教育管理者加入到融合創新應用的研究與實踐工作中。產品及運營業務已推廣到全國31個省、市、自治區的43700多所中小學校、職業院校和高師院校。
東師理想面向中小學及職業院校教師、校長、教研員、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等,圍繞融合創新、新課程理念、新課程實施、教育教學、教學評價、教育管理、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、教育軟件建設與應用等方面,開展了多層次、多種類型的培訓,累計培訓人數120余萬人次,并為上百個市、縣(區)教育局建設了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系統。
培育出了一批如唐山開平區、廈門海滄區、天津北辰區、哈爾濱香濱小學、榆樹武龍中學、長春103中學等一批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區/校,培養出了一批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示范教師,探索并總結出了中小學、職業等學校融合創新的應用新模式。對于全面提升我國教學、教研、教育管理等信息化水平,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,加快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,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。
東師理想聯合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,連續十五年舉辦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,發起成立全國智慧教育微課聯盟。近年來,還舉辦了全國職業院校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、全國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融合優質教育活動大賽、全國微課大賽,為全國教師提供一個學習、交流、展示的平臺,有效引領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方向。
憶往昔崢嶸歲月,展未來任重道遠。東師理想始終堅持為教育服務的宗旨,以引領中國教育信息化方向為己任,以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智慧課堂、培養智慧型學生為目標。東師理想愿與全國各界同仁攜手并進,共同打造引領信息時代新教育的研究基地,教育資源和軟件研發基地,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。共同開創陽光地帶的理想事業,開啟學生智慧人生,成就中國引領世界發展潮流與方向的偉大中國夢。